師資隊伍
推薦新聞
熱門新聞
新聞詳情
轉載《踐行工匠精神的四個維度》
作者:楊老師 來源:本站原創 日期:2018-11-21 15:31:52 點擊:5077 屬于:師資隊伍
踐行工匠精神的四個維度
工匠精神是工匠們在長期職業實踐過程中養成的良好職業素養、彰顯的特有職業品質。這種素養品質是職業精神的萃取,是優秀文化的凝練,是成就工匠的深層次的邏輯因由,是一種形上引領又使人們追夢出彩的精神資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工匠精神成為職業教育育人的價值標高,成為職業教育人才“質檢”的衡量標尺。它是引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向的新共識、新規范、新目標。
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核心在踐行,關鍵在要明了和鎖定工匠精神所蘊含的目標維度。只有首先確立要達到的培養目標,培養過程才會有方向、有定位、有遠方,才能瞄準標高,凝心聚力,逐夢前行。筆者以為,這樣的目標就是懷匠心、鑄匠魂、守匠情、踐匠行。
懷匠心。匠心,即能工巧匠之心,它是指精巧、精妙的心思,本質上就是創新之心。成語中的匠心獨運或獨具匠心,指的就是這樣的靈明獨到之心。匠心是工匠精神的第一位要素,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和靈魂。因為心是精神之宅、智慧之府、載體之本。古人強調:“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可見,心是神明,心是主宰。反之,失卻匠心,工匠就淪為庸匠,精神也就隨之貶值,淪為低階的、不足為道的存在。換言之,工匠精神如果抽掉了匠心的內涵,只剩下形而下的操作,恐怕離匠氣也就不遠了。所以培育學生懷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亦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品格,是工匠精神培養的首要任務。
鑄匠魂。什么是工匠之魂?是德,是人的品德、品行、品格。德是工匠精神的支柱。古人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可見,工匠之才是由工匠之德統領的。有學者強調:“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德,就是工匠精神的統領與根本,是工匠精神的內涵和靈魂。因而培養工匠精神必須鑄匠魂、立匠德。人有了德之魂,才能立世生存、行之久遠。這就是康德所說的:“德行就是力量。”反之,人若失卻德之魂,就只能算是軀殼和皮囊。所以,職業教育必須踐行立德樹人的“育人鑄魂”工程,與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職業素養。要搜集和整理具有育人效應的大國工匠、大師勞模們的成長案例,融入到德育課程中,讓學生在職業學習過程中,眼中有標桿、心中有榜樣、效學有依托,真正成為追尋大師、德技雙修的人。
守匠情。匠情之情是情懷之意,是人們對事物懷持的或投射在事物之上的積極、崇高、富有正能量的情感與態度的總和。守匠情,即懷持和堅守工匠情懷,這種情懷內在地包含了人的價值取向和職業態度,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匠情懷包括熱愛情懷、敬畏情懷、家國情懷、擔當情懷、卓越情懷等。這些情懷在大國工匠、非遺大師身上都有突出體現。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培養他們崇高的家國情懷、職業的敬畏情懷、負責的擔當情懷、精益的卓越情懷,學習大國工匠身上的這些優秀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態度,這樣才能真正得大師真傳、汲精神滋養,將自己磨礪鍛造成大寫的人。
踐匠行。匠行是指工匠們做事的行為和行動。培養工匠精神不是因為它是熱點和時尚,為了蹭熱點、追時尚、貼標簽才隨之起舞。它是需要真抓實做、大力踐行的。踐匠行需要明了匠行基于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生成的獨到的行為特征:執著、精技、崇德、求新等。如日本壽司之王——小野二郎,歷經70多年,90歲高齡仍然執著于壽司旅程;高鳳林的火箭發動機焊接精確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大飛機首席鉗工胡雙錢生活艱窘,蝸居30平方米斗室30年,卻創造了加工數十萬個飛機零件無次品的奇跡。這就是匠行的真髓、真諦、真義。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按照這樣的準則和標高,去培養學生腳踏實地專注做事的精神,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養學生遵道守德、無私敬業的品格,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德潤身、技立世、品高端的深受歡迎的人才。
下一新聞:新起點 開創新的人生